高温“烤问”、能源承压,电力大考激发市场调节
这个夏天究竟有多热?烤问 8月21日,中央气象台连续第十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。高温本月以来,承压重庆、电力大考调节四川、市场浙江、烤问江西、高温湖北、承压湖南、电力大考调节陕西等地近200个国家观测站气温超过40℃。市场截至20日,烤问全国共有65个国家站气温突破历史极值。高温 与高温热浪交织的承压,还有干旱天气。电力大考调节8月18日,市场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气象干旱黄色预警,并于20日升级为橙色预警。预计未来三天,涉及十余省份的旱区大部仍维持高温少雨天气,气象干旱将持续发展。 罕见的极端天气正显露其凶险的一面:长江流域,多处水位“汛期反枯”突破有水文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低,秋粮生产紧绷防灾减灾的弦;川渝地区,用电需求最高负荷屡次刷新纪录,面临电力缺口加大的严峻局面,陆续启动高温限产“让电于民”……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第一财经表示,高温下的用电需求大增,以及干旱导致水电出力锐减,是造成局部地区电力供需紧张的两大主因。目前,有关部门已经加强电力保供的“组合拳”,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发力,同时协调跨区跨省余缺互济。 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,今年以来,安徽、贵州、河北、广东、重庆、浙江、福建、山东、宁夏、湖北等十余省份陆续发文,完善电力市场需求侧响应机制细则,并动员市场主体积极参与。 “伴随夏季进入尾声、气温回落,预计一两周之内大部分地区的‘电荒’将显著缓解。”林伯强称。 川渝限电限产 高温和旱情冲击着川渝地区,对于能源供应、工农业、消费等领域带来不小的影响 数据显示,7月1日以来,重庆天气平均气温显著偏高,全市平均气温为30.5℃,较常年显著偏高2.6℃,与2006年并列成为1961年以来最高并降水显著偏少。持续高温、降雨偏少导致干旱,农业首当其冲。 8月18日召开的四川省农业抗旱保丰收工作视频会议也指出,今年7月以来,四川全省遭遇大范围长时间极端高温干旱天气,部分地方农作物受灾严重。目前,全省夏粮已获丰收,但全年粮食的大头还在秋粮。据气象部门预测,四川省高温天气可能持续到8月末,这给秋粮生产带来严峻挑战。 一家大型果园农场主向第一财经表示,干旱“对农业几乎是毁灭性的灾难”。这家农场主有上千亩柑橘果园。伏旱对果实生长和品质影响很大。 受持续高温旱情影响,长江重庆段出现“汛期反枯”罕见水情,长江航道水位屡创同期新低。长江航道局公布的水位数据显示,8月21日8时重庆寸滩水位为162.37米,较前一日下降0.46米。8月7日8时重庆寸滩水位为165.64米。在这两周时间里,长江水位下降了3米。 高温少雨也导致四川全省水电发电能力下降五成以上,同时,用电负荷上升了25%,社会用电量大幅上升,出现电力紧缺。为了保证民生用电,政府部门按照应急预案对工商业采取停限电措施。 8月15日零时~20日24时,四川扩大工业企业让电于民实施范围,对四川电网有序用电方案中所有工业电力用户(含白名单重点保障企业)实施生产全停(保安负荷除外),放高温假,让电于民。8月17日零时~24日24时,重庆也启动有序用电一级方案,纳入有序用电方案的所有电力用户必须全部参与执行(保安负荷除外),让电于民,后续时间还会根据气温变化和供需形势及时调整。 8月21日零时,四川省又启动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保障一级应急响应。这是2022年1月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《四川省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保障应急预案(试行)》以来,四川首次启动最高级别的应急响应(从高到低分别为一级、二级、三级、四级响应)。 不仅在工业企业停电,限电范围还扩大到商业零售行业,8月17日以来,川渝地区的写字楼、商场也采取了限电措施,削减用电负荷。一些写字楼商场关闭了空调,停用部分电梯,大量户外广告关闭。有机构不动产管理部人士介绍,一些大型写字楼削减了70%的用电负荷。 川渝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产业生产基地,而且还是全国重要的动力电池、光伏晶硅等生产基地。拥有这些行业众多头部企业,以及比较庞大的配套生产企业,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中占有重要一环。停电对于企业生产乃至整个供应链都会产生影响。 不过,在停限电措施之后,一些企业也在积极应对。一家大型企业有关人士介绍,他们是大型生产线,只能全部停产,有一些企业生产线还是可以依靠自有发电设备维持一部分生产。另外一些企业也采取调整生产排程来应对。 根据气象预测,至8月25日左右,川渝地区的气温会出现一个转折。因此,工商企业都在期待天气降温缓解用电压力,恢复生产经营。 8月20日,在四川能源保供第二次新闻通气会上,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董事长谭洪恩表示,近期全社会的节电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,当前实际已到的电力负荷由最高峰的5910万千瓦降至4700多万千瓦。 四川省经信厅厅长翟刚在会上表示,下一步还将做好两手准备,按照底线思维、极限思维要求,做好极限条件下的应急预案。同时,加强研判分析,在高温天气缓解、水电发力提升后,提前组织好企业复电复产、满电满产,抢进度、补欠账。 电力“大考”激发市场调节 近期的高温旱情,加剧了电力供需的短期性和局部性矛盾。 入夏以来,国家电网5个区域电网和19个省级电网负荷屡创新高。为做好迎峰度夏工作,越来越多的省市结合电网运行和负荷特点,鼓励削峰填谷、负荷聚合商等参与“需求响应”。 “需求响应”是电力发展进入新阶段后,从需求侧解决电力供需平衡的新手段。不同于有序用电,需求响应是电力用户对电价或激励信号作出的主动响应,主要表现为用户临时性改变用电行为,即根据电价高低或激励大小,临时性调节电力负荷。 对于多个省份发文完善电力市场需求侧响应机制细则,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永利对第一财经表示,作为启动有序用电前的“缓冲地带”,需求响应机制能够有效降低因“电力紧缺”而付出的社会综合成本。既能节约投资,又可保障电网安全。 据业界人士粗略计算,满足1kW终端新增负荷的全系统投资达到10000元以上,而一年中超过全网最大负荷95%的用电时段仅不到100小时。考虑全成本,通过设备投资满足尖峰负荷需求,每千瓦年总成本约为1000元。而采用需求响应的成本极低,由于尖峰小时利用小时数低,如果削减5%的尖峰负荷,每年带来的电量损失影响也很小。 南方某电网人士告诉记者,今年当地的企业提前申请高峰时期降低用电负荷,根据节省电量多少给予服务费用,相当于企业主动避峰。“原来是没有钱补贴的,而且由电网公司安排各企业用电时间错开,现在有了。” 而在各地,电力市场需求侧响应的实效已经逐步显现。 据《长江日报》8月中旬报道,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,武汉市内共有2128家企业响应节约用电、让电于民的号召,在4次“需求响应”行动里共压减219万余千瓦负荷给居民用电,为群众在用电高峰里的稳定用电提供重要支援。 除了“需求响应”,近期我国电力现货市场同样一片火热。 8月21日,南方(以广东起步)电力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日报显示,发电侧日前加权平均电价(含核电)约为0.58元/千瓦时。而在当周,该市场发电侧日前加权平均电价(含核电)一度高达约0.86元/千瓦时。对比往年,该市场日前平均电价已冲击到较高位置。 业界普遍认为,电力市场特别是现货市场价格高低,实际上反映了电力供求平衡的程度。电价越高,说明供不应求程度越严重;电价越低,说明供过于求越严重。 上述现货市场的“火热”是电力供需紧平衡和市场化机制创新“双管齐下”的结果。8月上旬,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《关于暂缓执行价格限制相关条款的通知》称,为确保有效发现现货市场价格,调动发电企业发电积极性,暂缓执行两项限价:分类型设置现货电能量报价上限和二级价格限值条款。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发现,全国多个电力交易中心的交易结果均显示,参与的市场主体规模和交易价格有明显上升。 以江苏为例,2022年8月份江苏电力集中竞价交易结果显示,本次交易共成交电量122.07亿千瓦时,成交价格469元/兆瓦时。值得注意的是,该成交价格几乎按照现行规定最高上浮20%“顶格”上升,且较去年同比增加了23%。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袁家海对第一财经表示,未来极端天气很可能成为常态。为保障电网的安全性,需要完善配套的电力市场化机制,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。通过深化电力需求侧改革,利用市场化方式引导电力用户主动错避峰。在这一过程中,电力现货市场、辅助服务市场、综合能源服务、虚拟电厂等新兴市场“大有可为”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首批129只基金、7款保险产品入围!券商如何突围个人养老金代销江湖?
- 乌总统泽连斯基:俄军并非自愿撤退而是被击退
- 未受俄乌冲突影响,俄美两国宇航员昨日乘坐俄飞船返回地球
- 王毅主持第三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
- 中国信通院发布报告:企业信用大数据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千亿
- 立昂微、沪硅、中环,争夺硅片本土第一
- 外媒:俄罗斯就美国资助乌克兰生物实验室提出新说法
- 成都集中供地首日:16宗地成交1宗流拍,5宗地块触发熔断抽签
- 飙上热搜!《阿凡达2》来了,这些股猛拉!近4000股下跌,券商策略会“魔咒”又来?
- BOSS直聘春招报告:中小企业成高学历人才就业吸纳关键引擎
- 杨烁任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
- 涨停敢死队哭了,炸板率超50%,医药大牛股险些“天地板”!
- 富德生命人寿全面启动2022年“金融知识普及月”活动
- 北京东城疫情10天内社会面清零!复盘“北京效率”如何跑赢病毒
- 伊朗历新年期间航空客流大增
- 国家税务总局等六部门通报5起税收违法案件
- 今起进返京人员实行落地“三天三检”
- 自动驾驶公交将上路 北京发布首个智能网联客运巴士实施细则
- 家属称宁德时代员工过劳死不被认定为工伤:病亡前一晚在车间加班到凌晨12点
- 美国计划未来数月内每天释放100万桶石油储备 布油跌超4%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
- 每天损失20亿美元的危机暂停,美国却难消停!
- 乌克兰对总统车祸展开调查!欧洲能源危机加剧,美国刚传来坏消息!这国多数人缺煤过冬
- 美版iPhone 14移除SIM卡槽 eSIM时代加速到来?
- 实施3个月减税超230亿元 车购税新政策激发汽车消费动力
- 年内公募高管变动达269人次 业绩压力或降为次因
- 巨头轮番警告:美国经济到处都是裂缝?桥水达利欧称美股或跌20%!昨夜股债双杀,美股标普、纳指跌超1%
- 《东盟营商环境报告2022》今日发布 首次开展东盟营商环境调查
- 媒体:严格落实明码标价,遏制“消费刺客”侵权
- “为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工具的国产化替代开了个好头” 练好内功,开拓更大市场
- 昨夜巨头闪崩!股价重挫超20%,发生了什么?美股创近2月新低,热门中概股也大跌